因工作穿插,我僅參加了第一天幾個時段的培訓,但仍然獲益良多。
談到油液潤滑與分析,總是會談到摩擦學這個詞,英文是“Tribology”。之前從未細究,通過吳教授的講解,第一次知道此詞的創始人及來源。 “Friction 摩擦, wear磨損, lubrication潤滑”正是由對這三個領域的研究一起組成了摩擦學學科的金三角,三者息息相關,學問頗深,對機械設備的運行和維護維修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而提出這一學科的創始人Jost先生及其報告更是摩擦學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他的報告中,他不僅從多方面闡述了本學科應用于實踐的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開創性地建議成立專門的組織研究摩擦學、應用于實踐。正是基于此,各國才相繼投入了一批批有志于摩擦學研究的有志者,培養了一批批服務于機械設備的人才,為各國企業和國家重大型機械設備維修維護作出了重大貢獻。
摩擦學的歷史經歷了多個階段:從史前的天然潤滑油到變滑動為滾動,從摩擦學定律的確立到開創現代潤滑工業、流體學動力潤滑原理被闡述,再到后期的人工合成潤滑材料、化學添加劑、潤滑理論和潤滑狀態等等。從實踐中總結,并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驗證發現定律,從而讓定律和理論更好地指導摩擦學應用。在吳教授的講述中,疲勞壽命測試最讓我印象深刻,該測試一般需進行10的七次方次,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投入比較昂貴,但是對于一些特定產品的定型和可靠性尤為重要。它讓我聯想到我們公司另一產品鏈-工業內窺鏡的鋼絲繩疲勞壽命測試。鋼絲繩,作為連接轉向機構和前端探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可靠性和耐用性至關重要,關乎著可轉向內窺鏡的功能完整性及轉向耐用壽命。在確認鋼絲繩選型時,借助拉力測試機,亞泰的工程師們對不同類型的鋼絲繩進行了充分而嚴格的測試和測試情況記錄,最終得出鋼絲繩的疲勞壽命。使用耐用壽命長的鋼絲繩能大大提高工業內窺鏡轉向的耐用性。
除了摩擦學發展史,吳教授還向我們介紹了數字孿生技術,聽來比較新奇。通俗的理解就是通過孿生技術建立一個虛擬的“產品”,從而更好地指導研發、設計和制造,減少機械設備的設計和制造缺陷,達到最優潤滑,更好地保障機械設備的運行和維護。
第四項話題是相關組織和機構。由此認識了多個相關領域的協會和學會,可以從這些專業組織和平臺上結識相關專業人士、學習和交流潤滑和油液分析。 其中STLE是潤滑與油液分析最大最專業的國際組織。
最后是吳教授對亞泰發展方向的建議。他提到齒輪是機械設備最典型的部件,潤滑分析和振動分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為機械設備保駕護航。這正是亞泰在耕耘的領域。未來的亞泰,可以朝著智能運維(傳感器)、數字孿生(設計)、智能運維(專家)等方向發展,以智能服務為基本點進行更高領域的拓展。
很感謝公司培訓的機會,讓我能夠摩擦學及其發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也對潤滑與油液分析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明晰的認識。我將會繼續保持學習,努力理解和消化,從而更好地以專業視角去理解和服務好客戶。
本文首發深圳市亞泰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官網,亞泰光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深圳知名品牌,10余年工業內窺鏡和油品分析儀研發、生產行業經驗,世界500強指定合作供應商,產品優惠熱線:0755-86656083 86656390,聯系我們獲取更多讓您怦然心動的詳情,期待您的指導與交流!
最新資訊文章